今日,期货市场普遍翻红,其中能源化工、农产品表现不俗,前者以原油为代表,涨幅近7%,后者以棕榈油为代表,涨幅在4%以上。
总体表现看来,原油类期货更像是前几日超跌之后的反弹,而农产品却在牛市路上奔走,代表性品种就是今日创出历史新高的豆粕,主力合约涨幅3.07%,最高报4412,收盘4395,超过2012年高点4369,标志着新牛市的确认。
相比之下,国际期货市场,芝加哥CBOT虽然继续走高,但并没有差超过3月14高点,与2012年的55.44更是相去甚远。
从消息面来看,阿根廷宣布对豆粕出口的限制措施继续影响全球豆粕价格走势,另外根据美国农业部 (USDA) 的对外农业服务局的数据,随着饲料需求的增加和供应有限,预计2022-23年中国将进口创纪录的1亿吨大豆。
由于国内价格强劲和政府激励措施,预计同年油籽产量仅小幅增加至6240万吨。根据890万公顷的预期种植面积和最低的单产增长,大豆产量估计为174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
尽管我国提高了油籽产量,但预计2022-2023年进口将占国内油籽消费总量的62%,比2021-2022年略有增加。
自从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后,母猪和生猪库存增加,家禽生产能力提高,反刍动物和水产养殖产量增加,这些都将提振饲料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周日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两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从巴西进口了351万吨油籽,比上年的103万吨增长241%。
去年巴西的降雨,尤其是南部几乎被全面覆盖,致使收成延缓,我国进口也不得不推迟。祸不单行,今年巴西干旱降临,收成和出货大大延迟,中国的大豆供应趋紧,有很多压榨厂不得已停产,豆粕价格也是一路走高,年初至今涨幅已在40%以上。
另外,海关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1004万吨大豆,不过同比下降了16%。
由于全球通胀导致的农业成本上升,国内厂商去年底没有大量订购美国大豆,而是在等待更便宜和更早的巴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