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烧碱
烧碱学名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火碱、苛性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变质。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化工原材料,与纯碱同为“三酸两碱”中的两碱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烧碱的存在形式一般分为液碱和固碱两种。液碱即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分数划分为30%碱、32%液碱、50%液碱等。其中烧碱期货的基础交割品为32%液碱,替代交割品为50%液碱。固体烧碱简称固碱,主要外观形态为片状。按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可分为73%固碱、95%固碱等系列产品,含碱量相对液碱更高。
由于烧碱的强腐蚀性及潮解性,它的存储及运输条件有一定要求。液碱在存储时需要液化罐,32%液碱使用内层涂有抗腐蚀保护膜的普通碳素钢储罐,50%液碱储罐使用含镍的不锈钢储罐,且大多具备保温装置。片碱目前多采用袋装,存储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不与易燃物和酸类一起存储。
从运输方式看可分为管道运输、汽运、铁运、水运。园区内采用管道运输,300公里内采用汽运,距离较远可采用船运或铁路运输。液碱、固碱运输车辆均需配备危险品标识和押运员,运输时需要槽罐车或散装船只,需注意防潮、防雨,存储时也要注意防潮、防雨和密封。
2 烧碱制备工艺
烧碱制备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法或称为苛化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苛化法主要以纯碱溶液与石灰(固体或石灰乳)为原料。由于苛化法制得的烧碱纯度低、经济效益差,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有小规模的生产。2000年前后,我国碱矿资源有限、苛化法产量较小,国家政策予以限制,所以我国企业全面淘汰该生产工艺。
根据电解槽结构、电解材料和隔膜材料的区别,电解法又分为隔膜电解法、水银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隔膜电解法主要工序包括盐水精制、盐水电解、电解液蒸发、氯气处理、氢气处理和废气吸收工序。因隔膜电解法缺点明显:产品纯度低、环境污染大等;目前已被取代。国内隔膜法使用小型槽作为电解槽,1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需安装168至200个电解槽,占地面积大、不利于集中管理,且系统电能损耗量大。同时,因为我国采用固定盒式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及普通石棉隔膜,运行电流密度较低,直流电耗较高。在废物处理方面,隔膜法在更换隔膜时冲洗下的碱性废水、含氯废水、电解槽内的料液应进行处理和循环使用;然而对于以上废弃物,我国生产企业多直接未经处理而废气排放。
目前,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制烧碱工艺成熟,为主流生产方法。离子交换膜法,是用有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来分割阳极和阴极。这种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半透膜,只允许钠离子和水通过。中国烧碱工业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整流、盐水精制、电解、氯氢处理、液碱蒸发、固碱生产六个工序。与隔膜法相比,离子膜法对环境污染小、投资少、单位能耗更低。离子膜电解槽具有更强的选择性,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电解液。不但降低了直流电耗,而且使电解液蒸发过程中的蒸汽消耗量大幅降低。且离子膜法蒸发步骤简便,成品中氢氧化钠含量高,氯化钠杂质含量低,仅为0.007%。
3 烧碱产业链介绍
我国化工产业门类众多,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可分为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按原料来源,可分为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盐化工相对独立,是无机化工的重要板块。它是指利用盐或盐卤资源,加工成烧碱、纯碱、盐酸、氯化铵、氯气、氢气等产品,并进一步深加工的化工产业。涉及国民生活、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从盐化工产业的角度看,产业的基石为制盐业,精细化工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盐化工产业主体包括纯碱工业和氯碱工业,其中氯碱工业的主要直接产品为烧碱,其余均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比如氯气和氢气,三者以一定的比例同时产出。氯碱产业衍生品种类众多,包括高纯盐酸、工业盐酸、聚氯乙烯(PVC)、次氯酸钠等,产品间关联度较大,下游产品多达上1300余种,具有极高的经济延伸价值。
烧碱行业上游原料主体为原盐。我国盐资源丰富,从种类看主要分为三种:海盐、井矿盐、湖盐,三者产能占比分别为59%、39%、2%。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均为主要产盐区。海盐主要产区为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湖盐主要产区为内蒙古和青海;井矿盐主要产区为四川和湖北。受沿海地区各类园区和工业项目建设发展的影响,北方海盐区的盐田面积逐年萎缩,海盐产能增幅和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然而井矿盐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技术成熟,投资门槛不高,因此井矿盐产能增幅较快,在全国盐总产能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原盐的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两碱行业,2021年,原盐年度消费结构中,烧碱行业消费占比56.25%,纯碱消费占比37.02%,其他占比6.73%。
烧碱下游消费领域繁多,主要包括氧化铝、印染化纤、化工、轻工业、造纸、石油等,其中,氧化铝为占比最大的消费领域,比重接近30%;印染化纤16.2%、化工13.8%,分列二、三位。其余各行业较为分散,占比不足10%。
氧化铝作为烧碱最大下游行业,其近三年产能新增约1000万吨,对烧碱需求形成支撑近3年,新增地区主要分布于铝土矿富集地区、沿海港口地区。在氧化铝的生产中,纯碱和烧碱用于处理铝矿石,使矿石中的氧化铝转变成铝酸钠溶液,纯净的铝酸钠溶液即可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后煅烧,便获得氧化铝产品。氧化铝有三种生产工艺: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其中拜耳法使用烧碱,适于处理高品位的铝土矿,约占全国氧化铝产能的90%以上;烧结法使用的是纯碱,主要用于处理低品位矿石,全国产能占比不足10%;联合法则是指将拜耳法和烧结法联合使用生产氧化铝的方法,但在中国很少采用。氧化铝上下游相对清晰,铝土矿à氧化铝à电解铝,铝金属由于质量轻、强度高、导电性导热性好、延展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烧碱是印染、化纤行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在印染过程中,它可以用来去除黏胶剂、油脂和小纤维,软化布料,让染料进入纤维、色彩均匀;在化纤生产中,烧碱可以用来制造人造丝(属于化纤类产品),生产1吨人造丝通常需要消耗1吨烧碱。据卓创咨询估算,化纤行业(粘胶短纤)生产成本中原料烧碱占比约10%,印染行业生产成本中原料烧碱占比约3%。
烧碱在轻工业的主要下游是纸浆和造纸(通称纸业)。在纸浆和造纸工业生产中,烧碱作为助剂,可以去除纸浆中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树脂等非纤维素,并中和其中的有机酸,制出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纸浆,提高纸张质量。纸浆生产过程中对烧碱的使用比例较为固定,1吨纸浆通常需要消耗0.08吨烧碱。造纸过程中,由于成品纸类型不同,对烧碱消耗量有较大差异。据卓创咨询估算,木浆生产成本中原料烧碱占比约5%。烧碱在化工行业中的主要下游是有机盐行业、有机产品、氯化聚合物产品及农药。其中有机盐行业及有机产品对烧碱需求量在化工行业中占比最大,其产品类型也较广泛。其次是农药行业和氯化聚合物产品。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的最终所有权归报告的来源机构所有,客户在接收到本报告后,应遵循报告来源机构对报告的版权规定,不得刊载或转发。